益愛牧活性液在養(yǎng)雞方面的應用: 隨著養(yǎng)雞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常用抗生素來抑制或殺滅允消化道內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產性能,但是飼料中添加坑生素有副作用,如導致雞體內菌群失調,產生抗藥性以及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等,也日益引 一世界的關注,許多國家已經越來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微生態(tài)制劑作為抗素的替代品在養(yǎng)雞業(yè)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微生態(tài)制劑是在微生態(tài)理論指導下,利用對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長物質經特殊工藝制成的制劑,以達到調整體內微生態(tài)平衡的目的。微生態(tài)制劑益愛牧活性液微生物生長促進劑;是由活體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劑,它可通過動物消化道生物的競爭性排斥作用,抑制有害菌生長,形成優(yōu)勢菌群或者通過增強非特異性功能來預防疾病,從而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微生物生長促進劑是指攝入動物休內參與腸內微生物平衡,具有直接提高動物對飼料的利用率及促進動物生長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培養(yǎng)物。 微生態(tài)制劑的作用機理 1 。維持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 畜禽腸道菌群是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并與畜禽保持相對平衡穩(wěn)定狀態(tài),對畜禽生長發(fā)育和抵抗疾病具有重要意義,一旦平衡失調,便會出現生產性能下和疾病狀態(tài)。正常情況下,動物腸道內優(yōu)勢種群為厭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擬桿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消化桿菌、優(yōu)桿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只占1%。如該優(yōu)勢種群發(fā)生變化,上述專性厭氧菌顯著減少,而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增加,此時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擬桿菌、雙歧桿菌等優(yōu)勢種群可逐漸恢復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等逐漸降低,從而恢復腸道菌群平衡。 2。 生物奪氧 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劑特別是芽胞桿菌能消耗腸道內的氧氣,贊成厭氧環(huán)境,有利于乳酸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長,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的增殖,人而使失調的菌群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達到治病促生長的目的。 3。 生物頡頏作用 微生態(tài)制劑中的有效微生物在體內對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頏作用。這些有益微生物可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腸粘膜上皮細胞上,促使其隨糞便排出體外。試驗證明,雛雞使用微生態(tài)制劑后,大腸和盲腸內腸球菌的數量減少到原來的0.001%-0.01%,大腸桿菌減少到原來的10%,多形性細菌減少到原來的0.01%以下。向貴友等(1995)報道,用B01(芽孢桿菌)菌液飼喂飲食雞后發(fā)現其對雛雞腸內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有極顯著的頡頏作用。郭延軍等(1999)在體外試管培養(yǎng)試驗中表明,乳桿菌(LB-9703)微生態(tài)制劑對致病性雞白痢沙門氏菌具有很強的生物頡頏作用。 4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微生態(tài)制劑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能有效地提高抗體水平和巨嗜細胞的活性,通過產生杭體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發(fā)機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增強相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Inooka(1983)發(fā)現,納豆芽孢桿菌能增強雛雞抗綿羊紅細胞抗體的產生,隨后進一步試驗表明,該菌能顯著提高雞脾臟T、B淋巴細胞比例,增強雞的細胞免疫反應。劉克琳等(1997)用芽孢桿菌制劑飼喂雛雞后,發(fā)現試驗組的中樞免疫器官發(fā)育比對照組快,胸腺內淋巴細胞密度加大,T細胞數量增加,法氏囊粘膜形成皺臂數量增加,血液中T細胞值亦較高。 5 。合成各種酶和營養(yǎng)物質 微生態(tài)制劑中的有益微生物可產生水解酶、發(fā)酵酶和呼吸酶等,有利于降解飼料中蛋白質、脂肪和復雜的碳水化合物。張曉梅等(1999)報道,雛雞早期飼喂微生態(tài)制劑可顯著提高血清和腸道某些消化酶類的活性,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尤其在20日齡以后。傅義剛等(1997)報道,給肉雞添加0.5%的益生素,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總蛋白酶活性提高,這對肉雞早期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有良好的效果。 有益微生物內生產繁殖,能產生各種營養(yǎng)物質,如維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長因子等,參與機體新陳代謝,可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生長性能。 微生態(tài)制劑在雞飼料中的應用 1。 在蛋雞飼料中的應用 在蛋雞飼料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可提高產蛋率和蛋品質,同時可改善飼料利用率,提高飼料報酬。 斐蘭順(1994)結果表明:在蛋雞日糧中添加0.4%HB-1增菌素,產蛋量提高4.6%(P<0.05),產蛋率提高2.4%,死亡率下降2%。田永植等(2000)用益愛牧菌對蛋雞飲水試驗,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產蛋率提高10.4%,產蛋量提高1.1%劉宏遠等(2000)在蛋雞飼料中添加益愛牧菌制劑也發(fā)現蛋重和產蛋率均有提高,并且降低了耗料量。張巧娥等(1999)用1%益愛牧菌處理蛋雞飼料,結果產蛋率和蛋重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7.8%5和2.6%,而料蛋比比對照組降低12.5%。張金坤等(1999)在蛋雞飼料中添加5%益愛牧菌發(fā)酵21d后雞群體存活率提高5.6%,飼料報酬和只均產蛋率顯著提高。李煥玲等(1997)在蛋雞飼料中添加益愛牧菌,使產蛋率提高5%益愛牧菌添加劑發(fā)酵飼料,可改善蛋品質,提高平均蛋重,降低蛋的破損率。Ganford(1997)也指出,益生素可預防和治療雞白痢,也可使蛋雞的生產期平均延長12d,而飼料轉化率和死亡率均明顯下降。劉衛(wèi)東等(1999)報道,給蛋雞飲水中添加0.2%的微生態(tài)制劑,結果表明,試驗組的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3.1%(P<0.05)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經濟效益顯著。蘇志勇等(1999)用生態(tài)寶(酵母菌、鏈球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復合制劑)飼喂蛋雞發(fā)現,試驗級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10%,而腹瀉率下降12.7%。石傳林(1998)報道,在蛋雞飼料中添加0.2%的加酶益生素,結果表明,試驗組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4.5%,平均蛋重比對照組提高0.7%,試驗組比對照組是提高飼料報酬8.8%,死淘率降低1.7%。 2 。在雛雞飼料中的應用 在雛雞日糧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可提高雛雞成活率、日增重及飼料報酬,同時可降低雛雞腹瀉等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率。 郭延軍等(1999)報道,應用乳桿菌(LB-9703)微生態(tài)制劑對出殼雛雞進行雞白痢預防試驗證明,LB-9703可有效地預防雞白痢,減少死亡,顯著提高育雛雞存活率(存活率達到97.0%-98.1%)。史兆國等(2000)在雛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結果試驗組較對照組飼料報酬提高11.2%,死淘率下降5..8%。馬春全等(1999)在雛雞日糧中添加雞源乳桿菌后,結果平均日增重提高24.4%,人工感染雞白痢沙門氏菌后,添加乳桿菌組雛雞較對照組死亡率降低20%。邢軍等(1999)試驗結果證明,益生素能有效地降低雛雞的腸道疾病發(fā)生率,而且能縮短病程,在飼料中添中0.1%HM,0.1益愛牧菌,0.2DM或0.05%益愛牧菌 +0.05%HM能顯著提高雛雞日增重,改善飼料轉化率。于永波(1999)指出,15周齡蛋雛雞日糧中添加生素,使增重提高7.3%,料重比下降19.3%,死淘率下36.4%。 3 。在肉雞飼料中的應用 肉雞飼料中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可提高肉雞的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呂景旭等(1998)報道,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08%的益生素,結果發(fā)現,益生素具有提高日增重,改善飼料轉化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詹志春等(1993)報道,益生素可使肉雞增重提高14.1%,料重比下降7.6%。傅義剛等(1997)報道,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5%的益生素,雞血液球蛋白水平提高,血氨減少,雞的抗病力增強。蘇軍等(1999)報道,在肉雞日糧中添加0.4%的益生素,可極顯著地促進肉雞對日糧蛋白質的利用,日糧益生素的添加水平為0%-0.6%時,可提高肉雞早期生長速度和飼料率。Gandord(1979)報道,飼喂益生素的肉雞,比對照組日增重提高2.7%,飼料轉化率提高4.6%。 1.飲水:菌液1:紅糖1:兌水200-500 倍液用于家禽畜;病弱動物可按每公斤體重 1-2毫升 灌服純益愛牧活性液。
為了達到肉用仔雞的生長潛能,必須使雛雞有一個好的開端;為了使食欲得到盡早發(fā)育,重要的是管理好肉雞舍環(huán)境,確保雛雞采食到足夠的益愛牧活性液飼料,飲用到足夠的水。 舍內環(huán)境消毒除氨氣:益愛牧活性液1:100-150倍在舍內噴灑消毒除氨氣。可根據舍內環(huán)境1日1-2次。
中國畜牧獸醫(yī)報 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著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細菌,我們稱它們?yōu)槲⑸。這些微生物有有益的也有有害的。益愛牧菌就是當地多種微生物的混合群,益愛牧菌有生命力和適應性,有很強的分解能力。然后把這個菌放到雞舍里面,通過這個菌的活性來分解雞糞,達到雞糞無排放,零排放的目的。 1、雞棚根據自己養(yǎng)殖需求來建設,長寬比例在5:1。 2、建設雞棚考慮通風。調節(jié)室內溫度和濕度,能夠正常保證溫度15到20度之間。 三、發(fā)酵床的制作 發(fā)酵床的主要的原料是稻草和秸稈,先將稻草或者秸稈切到10到15公分長,一般的我們經常鋪10到15公分厚。再按稻草總量的5%,撒上沒有污染過的土,和0.3%的粗鹽,因為粗鹽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稻草。再按每平方米0.5斤把配種好的菌種灑上去。這里要特別注意,當發(fā)酵床做好以后,不要立即把雞放上去。先進行前期發(fā)酵,一周以后可以放入雛雞 第四部分 效益分析 1、降低運營成本。 1、節(jié)省人工。無須每天清理雞舍。 2、節(jié)省飼料。雞的糞便在發(fā)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會被微生物分解,糞便給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營養(yǎng),促使有益菌不斷繁殖,形成菌體蛋白,雞吃了這些菌體蛋白不但補充了營養(yǎng),還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于雞的飼料和飲水中也加配套添加微生態(tài)制劑,在胃腸道內存在大量有益菌,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類能夠分解秸稈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等,采用這種方法養(yǎng)殖,可以增加粗飼料的比例,減少精料用量,從而降低飼養(yǎng)成本。據生產實踐,節(jié)省飼料在一般都在 10% 以上。 3、降低藥費成本。雞生活在發(fā)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減少醫(yī)藥成本。 4 、墊料和雞的糞混合發(fā)酵后,直接變成優(yōu)質的有機肥。 5 、提高了雞肉雞蛋的品質,更有市場競爭優(yōu)勢。 五、注意事項 1、經常飲用1:200倍的益愛牧菌稀釋液,喂養(yǎng)益愛牧菌發(fā)酵的飼料,能夠提前分解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便于雞的充分吸收。 2、雞放養(yǎng)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后單位面積糞太多,發(fā)酵床的菌不能有效分解糞便,每個平方米五到六只。 3、益愛牧菌需要潮濕的環(huán)境,觀察發(fā)酵床的濕度,可以在噴灑1:200倍益愛牧菌稀釋液。濕度控制在30%左右。 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必要時要再加入1:50倍益愛牧菌液調節(jié)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證發(fā)酵能正常進行。 5、禁止化學藥物:雞舍內禁止使用化學藥品和抗生素類藥物,防止殺滅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降低。 6、必須注意通風換氣。 7、正常防疫。 權威經驗 科學證明,動物經長期的自然選擇,身體的各器官部位形成不同的正常微生物群落,這些群落具有特征的種屬,在其繁殖過程中有定位、定量、定性的結構。某些因素如:大量應用抗生素、化學藥物和外源干擾等,會擾亂或破壞這種微生態(tài)平衡導致微生態(tài)失調(生。。益愛牧菌特點就是具有調整微生態(tài)失調的作用,可使動物從病態(tài)中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益愛牧菌的防病原理可能是其多種作用綜合的結果。 1.2 激活巨噬細胞的作用 巨噬細胞是禽體免疫系統中一類重要的細胞,但需要經過激活,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生物效應。而益愛牧菌中的細菌及細菌殼在激活巨噬細胞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從而提高機體對病原微生物處理并傳遞給淋巴細胞以引起免疫應答能力。 |